返回

名震全球后,前妻跪求复合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一章 人呐,还是得务实一点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回到顾家老宅,江凡开始收拾东西。

    明天,就是老祖火化的日子,在火化之前,按照江凡老家的风俗,他得去磕头上香。

    所以他得先收拾好东西,明天一早就回农村老家。

    医院那边和白舒雅那边,他都已经请好假了。

    “要不要我开车送你去?”看到江凡在收拾东西,顾清雪问。

    “不用,我坐大巴车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是不想让我去的话,我可以派个司机开车送你,这样显得有面一些。”怕江凡多想,顾清雪紧接着为自己解释,“我倒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,但现在这个社会,很多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,我希望你在人前能有点面子。”

    “别把人想的太坏,哪里是我的老家,我老家的人都挺淳朴的,没必要绷面子。”江凡淡淡道。

    见江凡不接受自己的提议,顾清雪撇撇嘴,不再说话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。

    在老家吃完早餐后,江凡就背着包出发了。

    他这次只回去两天,待的时间不长,所以也就没带太多东西,一个背包就足够全部装下。

    来到车站。

    江凡买了时间最近的车次。

    如今道路发达了,回家去的距离也近了不少,四小时不到的大巴,江凡就抵达了镇上,再加上半个多小时的面包车,他总算是到了村里。

    隔老远,就听到老祖住的地方在播放哀乐,还夹杂着帮忙人们叽叽喳喳的声音。

    江凡先去村东头,他家的老房子在哪。

    是一栋土墙瓦房,因为很久没人住,看起来破破烂烂的,一点儿人气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有个能栖身的地方,总归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在门头上拿了钥匙开门后,江凡把背包放下,便去了老祖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老祖住的,是一个小平房,只有两间屋子,一间用来睡觉,堆放粮食杂物,一间用来生火做饭。

    此时,小小的平房挤满了人,有在择菜洗碗的,有在上香磕头的,也有跟着做法事的,嗑瓜子聊天的。

    很是热闹。

    面对这种场面,江凡有些尴尬,局促不安。

    他已经很多年没参加过村里的红白事了,有些无所适从。

    小时候,他可是很喜欢吃席的,但随着年纪变大,对吃席就变得不再那么向往了,也正是因为许久没有参加,所以变得生疏了。

    “小凡回来啦,那天回来的?”

    江凡站在院坝里不知道该干嘛时,村里的大伯走了上来,热情的和他打招呼。

    “我今天来的,刚到。”江凡打量着大伯,相比起上次见面,大伯看起来又沧桑了不少,“大伯,您身体还好吧?”

    “我的身体还硬朗着呢,一百多斤的粮食随便背,好长时间不见,你变成熟了,也更帅了!”大伯轻轻拍着江凡的肩膀,江凡精壮的身体,让他很是欣慰。

    大伯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,常年都在地里与庄稼打交道,江凡家丢荒了的不少地,都是大伯在种。

    常年的劳作,让大伯厚实的身躯,已经有些驼背了。

    “肚子饿不饿?”大伯关切的问,“饿的话,我带你去厨房先弄点东西吃。”

    江凡笑着摇摇头,“不饿。”

    大伯点点头,指着不远处,“你爸妈都在做法事那边跟着磕头,要是不饿的话,你也换衣服去磕头吧。”

    接过大伯递来的孝衣后,江凡穿好,然后来到做法事的地方。

    做法事的地方,是大伯家的堂屋,老祖住的地方太小,不够做法事,相邻不到十米的大伯家,就成了举办法事的最佳地点。

    堂屋内,老祖的棺材停放着。

    是专门租的冰棺。

    低温冷冻下,可保证尸身不腐,原先是使用木质棺材,但因为火化政策推进,家家户户就都不用木质棺材了,改用冰棺。

    做完法事之后,还要开棺,送去殡仪馆火化。

    棺材正前方,摆放着老祖的遗照。

    遗照下面,是香火盆。

    香火盆旁边,是做法事的人,一边诵经,一边敲锣打鼓。

    而身着孝衣的人们,则是跟着诵经的节奏磕头。

    老祖活了一百零一岁,他的不少重孙,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。

    要是老祖能再多活几年,指不定能看到重孙的孙子,六世同堂。

    可惜,天不遂人愿。

    老祖的子孙很多,光是儿子就有六个,儿子下面又有孙子,孙子下面又有重孙。

    磕头的队伍很庞大。

    从堂屋,一直排到了院子里,江凡大致扫了一眼,怕有一两百人。

    这还是血缘关系很亲的,毕竟,在老家这边,磕头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磕的。

    江凡找了个位置,也加入到了磕头的队伍当中。

    他们小辈,都是排在最后面。

    所谓一代亲二代表,这话不假,

第七十一章 人呐,还是得务实一点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